汽车线上:节能时代 「轻」时代
阅读341
节能时代 「轻」时代记者:HAYABUSA、整理/lulu 2010-10-27
最近不少年轻人与上班族间开始流行所谓轻食的饮食习惯,避免吃大鱼大肉让身体内累积太多油脂及其他物质,对身体造成负担,也算是体内环保观念的一种。
而在讲求环保、低碳、节能的现代,汽车界似乎也更应该朝「轻」路线发展。多年来汽车业界因为彼此间的竞争,不断地将车身尺码格局从小放大,动力表现当然更是互相比拼的重点,于是为了驱动因为车身尺码越来越大而重量越来越重的车体,在马力数据、速度性能数据上又必须越来越漂亮,于是引擎的排气量就越做越大,导致油耗大、排气污染高的事实。而车身尺码越放越大的结果,也耗用了更多的原物料资源。
当然,各大车厂为了节省汽车燃油消耗,无不致力于更高效率引擎技术,甚至是电动车、生质燃料等替代能源的寻求与发展,这当然是短期乃至中长期必走的路。不过与此同时,车厂也开始思考另一个重要的观念,就是把车子放「轻」。
美国洛杉矶车展每年都会固定举办设计竞赛,让以美国加州为设计据点的几家汽车大厂参与竞争,今年有GM、HONDA、HYUNDAI、MAZDA、MERCEDES BENZ、NISSAN、TOYOTA与VOLVO等车厂作品入选,另外本届还首次开放了美国以外的设计单位参加,例如德国M-BENZ的Smart设计部门。
本届竞赛的主题是「重量一千磅(约450公斤)」的车,乘坐人数设定在四人,而且必须满足乘坐舒适性与撞击安全性等要求,设计出一台终极的轻量化车款。
各家车厂设计部门的设计案中,Smart设计部门提出的「454」导入了SGR(Smart Granny Robots)碳纤维车体构造,车窗、轮拱、保险桿均为可回收的塑料材质。有趣的是,车门、车顶、引擎、驱动机构都是以螺丝所组装的,可以很轻易地拆卸,可以对应客製化多样的要求。
而在VOLVO与CADILLAC、HONDA的设计提案中,除了同样大幅採用碳纤材质外,在动力单元上也都选择以压缩空气驱动的马达来取代引擎,同时透过散热系统的结构简单化减少重量。其他像是用从蔬菜中抽取的聚合物来製成车体钣件、玻璃纤维座椅骨架、悬吊与转向机构内藏于车轮内等,各式各样最先进的材料科学与动力技术,都是车厂发挥创意的素材。
而这样的设计竞赛主题,也提醒了大家,当大家以往拼命靠着更强大的动力心脏来追求性能表现,或更夸张的车体来营造舒适豪华,现在该是时候回归单纯,用先进的科技来打造「轻」时代,也为节能减碳理想打开另一扇窗。
相关推荐